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根据河北省《2020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要求,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紧紧抓住当前农村改厕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措,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严格标准、质量优先”的原则,强弱项、补短板、抓提升,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扎实开展,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小厕所促进农村民生大改善。
二、重点任务及工作目标
(一)持续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按照河北省将2020年确定为“农村厕所革命质量提升年”的部署,对照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要求,以及省、市专项督导工作中指出的问题,全面巩固农村改厕工作成果,持续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效。
到2020年底,全市新改造农村户厕12万座以上,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85%以上的要求。其中,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市城管局、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完善农村公厕配套建设。根据村庄规划、农村公厕标准和村民实际需求,对农村公厕进行新建或改造。乡(镇)政府所在村、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村,以及有需求的自然村村内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要优先改造、提升既有公厕。既有公厕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应结合乡村建设规划择址新建,新建公厕应充分考虑男女厕位比例,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乡村和旅游乡村应重点布局建设一批农村公厕。
到2020年底,农村公厕改造建设全部完成,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护到位、方便实用”的目标。(市城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三)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按照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要求,对农村中小学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健全厕所管护制度,切实提高厕所卫生管理水平,鼓励学校积极培育健康厕所文化,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如厕的卫生习惯。
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完成60%左右,实现“数量充足、质量达标、管理规范、文明如厕”的目标。(市教育局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四)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厕所改造。各县(市、区)按照招投标程序统一组织实施,对乡镇卫生院厕所进行改造。要加强培训指导,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确保施工规范、质量可靠,使用寿命符合标准要求。要对照卫生厕所标准,健全乡镇卫生院改厕档案,确保推进合理有序。依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充分考虑就医患者数量和服务需求等,合理设置厕位,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完善消毒清洁机制,确保实效。
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全部完成,实现“干净卫生、质量达标、可用耐用、方便实用”的目标。(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三、主要举措
(一)明确任务目标,建立健全台账体系。由市牵头部门指导,各县(市、区)负责,建立健全农村户厕、公厕、中小学厕所、乡镇卫生院厕所“四套”台账,市牵头部门要认真核查各县(市、区)任务底数和台账建设情况。农村户厕改造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台账,其中村级台账详细至各户,完善户主信息、改造方式、施工队伍、完工验收等资料,确保底账清晰、数据真实,并在村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各县(市、区)要组织将改厕信息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村级上报、乡镇验收、县级复核、市级抽查的审核机制,做到全程可跟踪、随时可查询、事后可追溯,实现我市农村改厕工作智能化、科技化。
(二)强化问题整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达到群众满意为落脚点,以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违纪违规问题为重点,再次对改厕工作开展“回头看”,对照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和各地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立行立改、销号管理,全面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结合问题整改工作,强化长效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全程覆盖、精细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农村厕所改造实现长久使用的效果。
(三)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各县(市、区)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本着群众自愿、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并合理推广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的地区,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带)内和其他有条件的村庄,推广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使用双瓮式、三格式厕所;山区、丘陵等其它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把贮粪池不渗不漏、粪便不暴露作为基本要求,推广使用其他卫生厕所。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厕所入户进院,积极推动厕所入室。对新模式的确定,要经过试点示范、科学论证之后再全面推开。
(四)强化全程督导,严把工程质量关口。各县(市、区)要坚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对改厕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改厕质量。一要把好产品准入关。严格确定设施设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开展招标采购的项目要严格程序,杜绝质量低劣产品。二要把好技术培训关。市、县两级要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县、乡、村负责人员和施工队伍要全部培训到位,做到不培训不施工。产品供应单位要全程提供设备安装指导服务。三要把好监督检验关。建立由乡镇政府主管、第三方监理、村民代表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和群众监督作用,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隐蔽工程环节进行重点监督,让群众心中有数、达到群众满意。四要把好竣工验收关。工程结束后,由县级组织有关部门、乡镇工作人员逐项进行验收,市级按照每县一定比例进行复查。验收时要将群众满意度纳入验收指标,农户不满意且理由合理的,不能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不得拨付财政奖补资金。
(五)坚持建管并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和“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建立健全一套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服务、有处理、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七有”机制。一是有制度。各县(市、区)要制定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实施办法和责任人。二是有标准。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省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工作标准,明确维修、清掏、转运、处理的具体要求。三是有队伍。各县(市、区)要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人员和充足的车辆设备。可选择村集体组织清运、“乡镇管理+服务站”和市场化运营等模式,满足厕所粪污清运服务需求。四是有服务。在保质期和质保范围内,可采用中标企业维修模式,进行无偿维修或更换零配件;在保质期和质保范围外,可在县域内设立维修服务网点或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维修服务站,县财政予以适当补贴,确保维修服务及时便捷。五是有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逐步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以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与农村庭院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对不能就近就地及时处理利用的,可以村为单位或联村建立适宜的贮粪池,进行存贮和进一步处理,严禁随意倾倒粪污。六是有经费。各县(市、区)要统筹使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后续管护机制建设,同时要列支县级配套资金,鼓励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进行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的有偿服务,保障日常管护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七是有督查。市、县两级要将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作为督导工作重点,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管护机制落实。
(六)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各县(市、区)财政和重点任务责任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级专项资金相关管理办法,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厕所改造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一是科学合理分配。在资金分配使用环节,做到任务目标清晰明确,分配程序规范严谨,使用方式简洁高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二是严格使用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招标、工程施工、监理、验收、审计等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资金流向和使用结果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搞好绩效评价。各县(市、区)要做好专项资金使用的年度绩效自评,市级不定期对各地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和随机抽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四、推进步骤
(一)安排部署。2-3月,市级印发《2020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对农村改厕各项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各县(市、区)要做好工作方案制定、资金预算安排、工作部署和招投标等工作。
(二)加快推进。4-10月,组织开展集中施工,市、县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导指导和明查暗访,乡镇、村要落实全程监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召开现场观摩会,深入挖掘各地的亮点工作特别是粪污处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培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考核验收。11月,督促各县(市、区)做好农村改厕项目收尾工作,按照《365bet官网平台_365体育投注官网_365娱乐app官方版下载农村厕所改造验收方案(试行)》,组织考核验收,并根据考核验收情况查漏补缺、限时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市农村改厕任务,做好12月份全省考核验收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推动。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将农村改厕、中小学改厕、乡镇卫生院改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协调、组织推动、项目安排、资金筹集等方面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县级党委政府是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县主要领导负责制,健全“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亲自抓的专项组织推进机制。各责任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抓好工作落实,其他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上下衔接顺畅、左右协同高效的工作推动体系。
(二)加大资金支持。各责任部门要在本系统条块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工程建设和长效管护机制设施配套。市、县两级要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决定》,将改厕资金纳入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整合相关渠道资金,统筹用于农村户厕、公厕和乡镇卫生院等厕所改造,加强对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支持。广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通过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厕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对适宜农户自己开展的工作和应由群众出资的事项,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投资。
(三)加强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农村改厕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健全可量化、可监测、可考核的指标体系。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组织建立专家队伍,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改厕工作。鼓励企业、科研单位研发符合各地实际的厕所改造新技术、新产品。层层组织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和相关维护人员培训,引导当地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为农村“厕所革命”提供人才支撑。
(四)严格督导考核。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督导。参照国务院大检查的做法,继续开展市级联合督查。在各县市区完成点对点整改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组织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督导,两办督查室联合各牵头部门,对所有县(市、区)进行全面督导。二是健全问题举报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互联网监督平台等方式,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建立以线索为导向、以暗访为主要形式的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三是健全联席会机制。建立市城管、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协调难点问题,通过常态走访、明查暗访、联合督办、排名通报等方式,明查暗访“挤水分”、一线调研“看效果”,确保各县市区优质高效开展改厕工作。四是健全问题整改机制。对检查出的问题逐项列出清单,通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五是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对在改厕工作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及时问题,特别是对存在质量不达标、数字改厕、弄虚作假、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追责问责。
(五)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发放明白纸、电视广播、新媒体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厕所改造、文明如厕、卫生防疫等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农民的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对带头改厕、积极改厕的农户,给予多种形式的物质奖励或精神激励。简化农村改厕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大力推广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动改厕、卫生用厕的良好氛围。